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摘要

慧识君 社会科学杂志 2021-09-10

《社会科学》

第1期

摘要





“一带一路”

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摘  要:“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软实力向沿线国家的辐射,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同样有利于“一带一路”理念在世界各国的扩散,也更加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实践。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过,这二者能够产生正互动效应的前提,是国际社会通过二者对中国的角色领会产生了积极的反馈和对中国“符号”的积极互动。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带一路”传播了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全新理念,扩大了软实力对外辐射的范围,提升了中国软实力的对外辐射力,增强了中国对国际制度、国际规则的塑造力及其国际话语能力。反过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以跨文化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因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各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 “一带一路”这个全新的符号。这既可以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也更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实践。



胡  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巴尔干地缘文明断层

与“一带一路”市场整合

摘  要:巴尔干地区是中东欧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其多山的地理形势造成了巴尔干地缘文明的碎片化和断层线。“一带一路”进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初见成效,考虑到该地区曾是“欧洲的火药桶”,先后多次卷入战争,对此,中国需要保持足够的战略谨慎。一方面,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充分考量巴尔干半岛基于地缘文明断层的复杂政治态势,这包括巴尔干半岛国家的民意变化以及欧美主要国家在巴尔干半岛的政治介入,它们将共同构成“一带一路”得以顺利推进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巴尔干半岛也是市场化的一种“优势”,它预示着充分的市场潜力。通过文明碎片化的整合,存在跨越地缘文明断层的发展空间,这无疑与“一带一路”的市场一体化实践是相吻合的。因此,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尔干半岛的推进,需要尽可能考虑巴尔干的区情,特别是其处于地缘文明断层所带来的碎片化风险格局,借助巴尔干文明合作的趋势,确立与巴尔干大市场相一致的“一带一路”市场整合发展取向,这既有利于中国规避战略风险,也有利于推动巴尔干地区跨越文明断层线并走向一体化。



陆  钢


华东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中国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文化折扣效应

摘  要:根据2008-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可以从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特征和文化折扣四个层面构建指标,运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查中国总类和分类两层面的文化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折扣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文化产品出口还是各分类文化产品出口,文化折扣对其都有着显著的阻碍作用,但对不同类别产品的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相互间文化认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差异化产品出口对象、提升产品自身质量等建议。



梁  君  汪慧敏  江  畅


梁  君,广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慧敏,广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江  畅,广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

中国品牌文化价值观运用分析

摘  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本土品牌如何通过文化价值观表达获得国家资产背书是营销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主题。基于此,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6个中国品牌的广告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品牌主要体现了26项文化价值观内容,品牌广告中出现较多的文化价值观为“信用”、“学识”、“耐力”、“和睦”、“仁爱”和“要面子”,并且不同行业的品牌在价值观表达方面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验证和丰富了中国文化价值观(CVS)理论。据此,针对营销实践中如何表达和运用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实践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才源源  周  漫  何佳讯


才源源,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周  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研究生;何佳讯,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国家品牌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

与中东欧地方合作

——一种多层级合作机制探析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地方合作的进一步推动,是中国与中东欧合作、中欧“多层级”合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方向。从长远来看,地方层面的合作会产生“外溢效应”,有助于推动高层国家双边和多边的政治互信、外交合作。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合作将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层级”合作模式。中国与中东欧地方合作呈现出多样性,体量较大和较发达的国家与城市目前呈现出较大的地方合作需求。目前,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形式有“(首都)市长论坛”、“中欧班列”、各行业协调机制、“‘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等多个平台,且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提升。鉴于对象、层级、内容、形式、背景等各方面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中国与欧盟地区政策合作的现有机制和成果(比如“国际城镇项目”),可以同中国与中东欧地方合作机制整合起来。“一带一路”的开展,在顺应和推动全球化、借力“地区化”和“分权化”力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那些“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地方化”(“本土化”)力量,认真对待和尊重各国以及地方各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敏感性,因地制宜,从长计议,实现共赢。



臧术美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中东欧中心研究员、讲师、博士





“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协定与物流绩效的实证检验

摘  要:贸易协定和物流绩效是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物流绩效指数(LPI)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签署贸易协定、国家物流绩效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国家间的距离则对国家间的整体贸易有显著负面影响。货物在预定或预期的时间内到达收货人的频率、追踪查询货物的能力、贸易和运输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安排价格具有竞争力的货运的难易度这四个构成物流绩效的要素,对进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物流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有显著正面影响,对其进口贸易无显著影响,清关程序的效率对进出口贸易均无显著的影响。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际贸易水平的途径有四种:一是创新区域贸易合作模式;二是补齐物流绩效短板;三是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四是加强文化交流。



陶  章  乔  森


陶  章,南宁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讲师;乔  森,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







中国居民消费的

演进与政策取向

摘  要: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居民消费发展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中国居民消费总量巨大,但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但消费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表现出扁平化和分化特征,供需结构性错配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针对当前问题,政府需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小居民消费不平等。



孙  豪  毛中根


孙  豪,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毛中根,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

三个层级及主要影响因素

摘  要:从社会矛盾冲突强度的大小角度着眼,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常态社会风险”、“社会危机”以及“社会动荡”这样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社会矛盾冲突能够演化到哪一个层级,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即: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社会整合的基本状况、公共权力的基本状况。不同层级的社会矛盾冲突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于社会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转型期,为了确保一个国家长远、可持续地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将社会矛盾冲突的层级严格地控制在常态社会风险层级的社会矛盾冲突之内,严格防范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层级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





文化视野下的

中国特色美好生活评价指数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经济收入已经不再成为公众评价美好生活的唯一指标。从国际上来看,有关美好生活的评价也从早期单纯的经济评价转变为包括非经济内容的评价体系,其中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包括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指标体系。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与其相适应的独特生活方式,美好生活的标准正是这种独特生活方式长期积淀的产物。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美好生活的标准便是和谐社会。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社会发展的指标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美好生活指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必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和谐社会认识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借鉴国内外有关美好生活指标体系的研究,从舆情指数的角度,可以从个体层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文化精神生活、社会层面的市场公共服务和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伦关系诉求等五个纬度构建美好生活评价指标体系。



方  巍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民法典合同编》

预约制度的规范构造

摘  要:《民法典合同编》将原规定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2条的预约制度进行吸收改造,于《民法典合同编》第287条增设了关于预约的规定。两相比较,《民法典合同编》第287条的规定更为简单模糊,并没有对司法实务中已经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相应的回应。《民法典合同编》应对预约制度予以规范构造,从预约的界定、预约的形式以及违反预约的法律救济等方面予以全面规范。



张素华  张雨晨


张素华,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雨晨,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人格权侵权中的

许可使用费赔偿研究

摘  要:许可使用费属于立法规定的客观损害计算方法。人格权商业化运作的主要方式是权利人授权第三人使用,故采用许可使用费的计算方式得出的损害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损害的形态和范围,从而适宜实现侵权损害的填补功能;相比实际损害、侵权获利等损害赔偿方式,许可使用费较少面临难以确定的困难;相比法定赔偿方式而言,后者并非损害计算的方法,实际上是放弃完全赔偿的原则。《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在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规范中可以考虑引入许可使用费的损害计算方法。许可使用费的计算的时点应当为侵权行为发生时,在确定具体数额时应当综合考量权利人同期其他许可合同约定的许可使用费数额、人格要素的商业价值等因素。



黄  芬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作为先验政治哲学的

政治现象学

摘  要:政治现象学应该与传统的政治哲学和现代的政治学区分开,政治现象学既不是传统政治哲学的延续或新发展,也不是与当代政治学的交叉学科。政治现象学悬置传统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及当代政治学的自然主义倾向,其目标是让政治经验在自身之中显现自身。通过论述政治经验中的自我与他者的目光、事件(行动、运动和革命等)、语言、身体几个要素,可以阐释人如何在政治经验中发现自我和获得自我肯定,而这种寻求他者认可的过程在事件中使得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从而构成了现象中显现与显现者中的显现的一端,成为社会存在和自然事态的出现的先验条件。政治现象学作为先验哲学,既抛弃了传统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又悬置了当代政治学的自然主义假设,面向政治现象本身。



郝长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克雷茨曼研究所所长





施蒂纳无政府主义辨析

摘  要:麦克斯·施蒂纳以无政府主义鼻祖而著称,但其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内涵尚未得到充分阐释。他与无政府主义主流传统有较大差别,而以其先验性独树一帜。从否定性、肯定性、策略来对施蒂纳无政府主义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他批判自由主义以绝对、抽象的普遍观念侵犯个性,是君主制和政治神学的延续;他主张以“利己主义者联盟”取代国家,强调利用关系是维系联盟的唯一准则;他要求以反抗取代革命,因为革命旨在谋求秩序而反抗暗示了主体的不断生成。纵观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他率先开启了对资本主义拜物教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为当代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但他并没有发现真正现实的个人,也误将观念而非现实的社会关系当作限制个人的障碍,他主张的利己主义者同盟实则是市民社会的翻版。马克思的批评让我们清楚洞察到施蒂纳的限度和危险。



林  钊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龙山时代的文化巨变

和传说时代的部族战争

摘  要:公元前2千纪之末的龙山时代前后期之交,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文化巨变,也就是王湾三期文化对石家河文化、老虎山文化对陶寺文化的大规模代替,这当是部族之间激烈战争行为的后果,分别可以和传说中的禹征三苗、稷放丹朱事件相对应。以此为基点,发现龙山时代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和其他部族人物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如有虞氏舜与造律台文化、最早的先商契和雪山二期文化等。据此就有可能切实建立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和尧舜禹时期一些部族的对应关系框架,走出夏代之前古史探索的关键一步,还可以为夏文化的上限提供坚实的考古学证据。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汉唐时期律令法系中奴婢马牛

大宗动产买卖过程研究

——以新出益阳兔子山汉简所见

异地买卖私奴婢传致文书为线索

摘  要:湖南益阳兔子山汉简和岳麓秦简的有关简文,为研究中国古代律令法系中奴婢牛马买卖等大宗动产转移的法律属性提供了线索:奴婢牛马的交易主要在官方开办的市亭中的口马行进行;奴婢牛马的交易必须经过官府的质证方为合法;奴婢牛马的异地交易必须有标注清晰的传致过所等证明文件;唐代律令的相关规定完全延续自战国秦汉律令;岳麓秦简关于奴婢牛马买卖的7条《金布律》律文可能是秦《廷卒令》的有机组成部分。



曹旅宁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

工业调查及其经济统计意义

摘  要:近代上海的工业调查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就是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以及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等先后五次对上海工厂的调查,以及1930年国民政府工商部的调查和稍后的中华国货指导所的调查。从各种调查统计材料来看,所揭示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近代上海工业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就几乎占到近代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尽管从统计的理论、组织实施、数据处理等方面而言,近代上海的工业调查统计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经济统计的最高水准,但后来的研究者在具体利用研究之前,还是有许多甄别、校核、修正、充实的工作要做。



张忠民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讲座教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性别与传记:

清代自我委任的女性传记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 明清是女性文学文化繁荣的时期,清代更出现了女性书写传记的现象。探讨女性被委托著传及女性自任传记作者其中的原因及动机,并分析她们选择传主和传记体裁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对于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开拓和推进大有裨益。



方秀洁

(Grace S. Fong)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东亚系教授、主任


社会科学杂志


理论创新  学术争鸣  战略视野  现实思考


《社会科学》杂志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shehuikexuezazh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